找到相关内容944篇,用时8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刘禹锡:曹溪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并序

    。复五百岁,而达摩以法来华,人始传其心,犹夫昧旦睹白日。自达摩六传至大鉴,如贯意珠,有先后而无异同。言真宗者,所谓顿门,初达摩与佛衣俱来,得道传付,以为真印。至大鉴置而不传,岂以是为筌蹄耶?...刘禹锡:曹溪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并序   元和十一年某月日,诏书追褒曹溪第六祖能公,諡曰大鉴。实广州牧马总以疏闻,繇是可其奏,尚道以尊名,同归善善,不隔异教,一字褒,华夷孔怀,得其所故也。马公敬其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3961700.html
  • 念佛是谁?

    自己的“本来面目”。  德林老和尚,亲近来果老和尚二十余载,承蒙来祖耳提面命,德业日进,深得法要,受来果禅师心印,为临济四十七正胤。德林长老中兴高旻寺以来,发扬光大高旻家风,亲自主持每年的冬季禅七...不疑不悟。所以参禅时,应把我看成是一口钟,把心中的疑问当做槌,狠狠地‘敲击’我,必能打破疑团,廓然大彻。”  这则公案说出了“起疑情”乃参禅悟道关键。一切众生,皆具如来智慧德性,与佛无二无别;只因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5774636.html
  • 佛经中记载的五台山

    宝藏陀罗尼经》云:“尔时,金刚密迹主菩萨白佛言:'世尊昔常为我说如是言:我灭度后,于瞻部洲恶时,文殊师利广能利益一切众生,大作佛事。唯愿世尊,为分别演说,于何处住?复于何方而行利益,怜悯摄护诸众生?...五峰”。  《仙经》云:“五台山名为紫府,常有紫气,仙人居”。  《般泥洹经》云:“若但闻名者,除一十二劫生死罪;若礼拜者,恒生佛家;若称名字,一日至七日,文殊必来;若有宿障,梦中得见形象者,百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071478407.html
  • 泰山:朱自然等施茶记碑

      泰山:朱自然等施茶记碑   山东济南府莱芜县乡民朱自然等数十人,盖积善士也,香醮圣母者有年矣。已而于万历戊申岁,见四方同志者,当暑候盘旋巅下,每每艰于壶物,心甚怜。遂而结社施茶,普济群生,于今三年,事阕数十人。乃向予而请曰:“古有立石颂德,兹无德;立石颂功,兹无功。功德不足颂耶,祈一字以铭片心可乎?”予因探心而诘曰:“无为而为者,虽私,公也;有为而为者,虽公,私也。托名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44789844.html
  • 神奇的莲花生大师的预言和伏藏!

    寺院——桑耶寺。从此,佛法显密教法开始弘传于西藏,后传至中土和日本(东密真言宗),现今已经遍传西方世界。 佛陀与莲师都曾预言,佛教法脉可在人间流传五千五百年,末法恶时,人心贪婪,物欲充斥,佛教正法...摩尼宝后,于归途中,见有硕大莲花漂浮在海面上,其上有一位自然降生幼童,国王将其迎回国中,立为太子,并取名莲花生。 太子逐渐长大,示现摄持王位、游戏宫廷、出家闻法等法行,依止多闻第一阿难者学习了释尊所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5505494670.html
  • 印光法师答:什么是普通法门和净土特别法门?

    可谓大智慧,大丈夫,出世间能事毕矣。尚须随类现身,弘扬此法,作证佛果后观音、普贤,以期众生咸成佛道而后已。(文钞续编卷下劝修念佛法门序)   净土法门,有教无类。凡圣智愚,等蒙摄受。一切法门,皆仗自力。唯此一法,全仗佛力。佛力自力,天渊悬隔。信愿忆念,定生佛国。尽人信念,尽人往生。(文钞续编卷下净土法门殊胜颂)   以净土法门,仗佛慈力。其余法门,皆须己力。一为通途教理,如士人,由...

    印光法师

    印光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6231211064.html
  • 我解“天上天下唯我独尊”的含义

    我解“天上天下唯我独尊”的含义 来源:释圆净修 为释尊诞生时,向四方行七步,举右手而唱咏偈句。意即‘吾为此最上者’。 为释尊诞生时,向四方行七步,举右手而唱咏偈句。意即‘吾为此最上者’。“天上天下唯我独尊”此话不是释迦牟尼佛刚降世的时候说的,而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觉悟后的第一句话。此话不存在贡高我慢的问题,因为“唯我独尊”的“我”不是指本人的小我,而是广大众生的大我。每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3774971.html
  • “礼佛”论

    文化中心意识。而柳宗元却打破夷夏大防的魔咒,实体现出一种平等与包容的文化心态。   其次,柳宗元认为,佛教并非是什么妖魔鬼怪,只不过是百家中的一家之言。“太史公尝言:学孔氏者,则黜老子,学老子者,...如元暠,亲人过世,即回家奔丧。故柳宗元不无感慨地说:“斯盖释知道者欤?释书有大报恩十篇,咸言由孝而极其业。荡诞慢施者,虽为真道而好违其书。于元暠师,吾见其不违且与儒合也。”(768页)也因此,...

    胡发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53067689.html
  • 惟悟:佛教与教育

    能施行于,便可打破唯物为害弊,提高人类智识,永泯贪嗔痴毒;使其身有所安,心有所乐,生有所养,死有所归。于是乎,其人便亦必“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”,深得人生乐矣。   复次,昔孟子尝谓:人性本善,因...,而不堕邪见。”由是可知无论儒佛二教,以及出世间法,皆欲对人施以教育,崇正黜邪;使其常为人益,不为人害,于国于家,亦复如是。古今中外一切有识士,莫不同然也。   顾人性虽无善恶,教育却有好坏。...

    惟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4769485.html
  •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的“礼佛”论

    魔咒,实体现出一种平等与包容的文化心态。   其次,柳宗元认为,佛教并非是什么妖魔鬼怪,只不过是百家中的一家之言。“太史公尝言:学孔氏者,则黜老子,学老子者,则黜孔氏,道不同不相为谋。吾观老子,...有大报恩十篇,咸言由孝而极其业。荡诞慢施者,虽为真道而好违其书。于元暠师,吾见其不违且与儒合也。”也因此,柳宗元一再强调佛“与孔子同道,皆有以会其趣,而其器足以守。”佛不与孔子“异道”,实即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5170482.html